查看原文
其他

从流沙荒原到美丽高岭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这样印记塞罕坝……

总编室 知河北 2019-04-04

  新闻联播  

10月27日晚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“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——庆祝改革开放40年•印记”专栏播出:塞罕坝 从流沙荒原到美丽高岭。

视频



记者 赵继哲:这里是塞罕坝林场。每年从九月下旬开始,这里就会刮起七八级的大风,气温也降到了只有0度左右,还飘起了雪花。一代代塞罕坝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,用50多年的坚守和奉献,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。



我们在感叹绿色奇迹的同时,塞罕坝精神也在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


塞罕坝的名字取自蒙古语和汉语,意为“美丽的高岭”,位于河北省最北部、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的南边,正好处在北向南的风口上,是阻止沙地向南入侵的天然屏障,也是距离此处180公里的首都北京的绿色守护者。




上世纪60年代,塞罕坝流沙遍地、草木稀疏。为整治这一恶劣环境,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,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年轻人在此集结,用青春和汗水翻开了这部生态史诗的第一页。



今年76岁的陈宝玉就是当年369名创业者中的一员,在坝上工作了41年。陈老对塞罕坝林场的每一次成长和蜕变都记忆犹新。



第一代务林人 陈宝玉:(1962年)开始成活率不高,苗子也不行,等到后来自己育苗那个质量就高了。咱管它叫“矮胖子”“大胡子”,就是根系发育的好,生长的好,粗壮、抗风。技术上可以说很关键,从1965年开始,造林成活率就高了,在90%左右。



党的十八大以来,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塞罕坝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精神也成为生动典范被广为传颂,而走过56年风风雨雨的塞罕坝人心中更多了一份担当和责任。



1985年出生的小范是林场的第三代务林人。最近五年来,他主要参与了攻坚造林项目,就是运用科技手段,在最难植树的石头山坡上造林,进一步加强塞罕坝防风固沙的效果。



第三代务林人 范冬冬:可以看到这个山坡它的土层厚度仅有5厘米左右,因为栽的是容器苗,要把石头要挖下去40厘米,这个作业是相当难得。机械无法上去,只能靠人工拿镐头一点点往下刨。



现在经过调查,成活率在98.9%,苗的高度都在2米以上,生长是非常良好的。经过五年多的努力,现在塞罕坝已经完成攻坚造林86000多亩。目前,塞罕坝人正在积极推进科学造林、科学育林。



这套先进的防火系统,安装了21个视频监控、6个红外探火雷达,再配合雷电预警,全方位保护着林场的安全。

去年,塞罕坝林场被联合国授予“地球卫士奖”。



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刘海莹:近些年,我们在做的就是积极学习林业学科前沿的先进技术,增强森林结构的稳定性,更好地发挥这块林子服务于社会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。





来源:央视新闻、承德广播电视台

记者:项飞、晓棠、继哲、河北台、承德台 海若 

主编:晓明

监制:朱湘鹤、刘新艳



热门文章: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